根据开展鄱阳湖区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方案,近日,新建区检察院深入鄱阳湖区加强重点水域的动态监控,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加大打击非法捕捞的力度,在走访中发现鄱阳湖水位暴跌导致一些陈旧地笼裸露水面影响生态的情况。
经过实地勘查发现,部分沿湖地笼废弃多年,其中部分仍泡在湖水里,不少鱼虾河蚌被困其中。地笼的主要材质是铁丝网和尼龙绳极难降解,无人管理的地笼既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命,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扎实推动鄱阳湖湿地生态和水生生物的保护工作的落实。近日,新建区检察院与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建区生态环境局、昌邑乡政府、人民监督员共同召开地笼整治磋商座谈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整治地笼问题。
会上,新建区检察院案件承办人段平伟主任介绍了发现裸露地笼的位置以及地笼对水生环境的不利影响,对该起公益诉讼案件做了相关说明,并对如何落实整改提出意见建议。
新建区生态环境局等相关行政机关代表重点介绍了裸露地笼产生的原因—因近年来禁渔禁捕力度不断加大,法律政策宣传深入人心,渔民不再收回地笼导致大量遗弃,同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表示各职能部门会加强监管,各司其职,形成鄱阳湖非法渔具的长效治理机制。
最后,各行政机关就整治地笼问题的主体、步骤和时间节点达成了一致意见。会上,人民监督员也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拓宽监管渠道,让沿湖的群众都积极参与到保护赣江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中。
通过本次磋商,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迅速达成共识,让公益保护更加及时高效。会议召开后,各单位狠抓落实,立刻建立工作微信群对地笼问题整治进度保持沟通。当天下午起,昌邑乡政府陆续派出了护渔执法队对沿湖的地笼进行清理,并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强宣传、巡逻力度,防止野钓、捞鱼等活动危害野生水生生物。 此次清理活动行政机关共清理废弃地笼10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