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美女”、“老师”、“有过支教经历”等标签于一身,通过微信聊天实施诈骗。近日,南昌县检察院以诈骗罪对罗某等9人批准逮捕。
经查,去年年底,犯罪嫌疑人罗某开始策划组织诈骗,其购买多部手机和电话卡,注册多个微信,并从网上招募团伙成员。今年4月,罗某以一处民房作为窝点,在向某、郑某等人加入后,该团伙开始实施诈骗。诈骗人员利用诈骗用话术和剧本,每日定时定点按剧本内容向他人发送诈骗信息。诈骗使用的微信昵称统一改为“天使的翅膀”,使用的剧本均假称自己为一名在南昌从事幼师工作,有过支教经历的单身美女,通过聊天逐步获取诈骗对象的信任,最后通过情感失利和一些小病等场景博取受害人同情,进行诈骗。
据犯罪嫌疑人罗某交代:整个诈骗分三个阶段,刚开始团伙成员告诉受害人,自己曾在云南山区幼儿园支教,与受害人打招呼、套近乎,树立良好形象。在接下来的几天聊天中,团伙成员会不时发送一些曾在云南支教期间“条件艰苦”的照片和视频给受害人,谎称得了一些小病,以博取同情,再让受害人给“支教幼师”一些现金资助。
当聊有一段时间后,团伙成员开始实施第二步,即告诉受害人,自己去看望曾经支教的孩子们时,给孩子们买了很多礼物,还拿出了一些现金资助孩子们,导致返程机票钱不够了,让受害人信以为真,主动给“支教幼师”转账购买机票。
第三步则是在接下来的10天里,通过微信聊天告诉受害人自己从山区回来后仍然关心山区的孩子们,让受害人产生敬意。接着,谎称自己要过生日,让受害人给自己转账为“支教幼师”庆祝。整个骗局中的诈骗所得,全部汇入罗某的指定账号。 为获取更高利益,罗某还告诫团伙成员不得随意收受诈骗对象的红包,其最终目的是利用虚假身份骗取诈骗对象感情,获取大量钱财。
该犯罪团伙在实施诈骗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有一百余名受害者被骗,诈骗金额近2万元,而被该院批捕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为男性。
承办该案的检察官提醒:该案中,犯罪分子利用男性对年轻美丽女性防范心较低的特点,以支教、失恋等为幌子,博得男性信任及同情,最终利用了男性热心公益的心理,欺骗了他们基本的爱心及信任。 同时,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在朋友圈筹款、销售的骗局,广大市民在行爱心之举时,当心“爱心欺诈”,切不可随意转账,一旦遇到借钱、投资、转账等敏感词汇时,要打起精神,谨慎对待,更不要轻易相信飞来的“艳遇”,随意付诸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