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基层院:   东湖区    西湖区    青云谱区    青山湖区    红谷滩区    南昌经开区    南昌高新区    南昌县    新建区    进贤县    安义县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检察文苑
心中长燃一团火
时间:2023-04-27  作者:西湖区人民检察院 周佳美  新闻来源: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一幕让无数人哽咽,陈独秀之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在温暖的阳光里回首微笑,他们带着镣铐,赤着脚踩在血水里,转头英勇地走上肃杀的刑场。革命年代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心中仿佛燃着一团火,驱动着他们九死不悔的脚步,一路走来从未改变。

除了敬佩,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他们思想如此坚定,行动如此坚决。当读完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党的百年峥嵘历史,我找到了答案,那是他们心中长燃不息的一团火——这团火,叫做信仰。


现如今,我们党已经走过了一百零二年的光辉历程,这一百零二年风雨兼程,风云巨变,有道不完的坎坷沧桑与伟业辉煌。而党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制度,以其九十二年的峥嵘历程,见证了一代代检察人心怀信仰之火,不辞辛苦、接续奋斗的足迹,也为当代青年干警留下了赓续传承的珍贵火种。

第一粒火种,名为“忠诚”

“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循着红色足迹,走进瑞金沙洲坝红井旁的客家宗祠,在古朴厚重的宗厅大门前,我恍然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

九十二年前,正是在这白墙黑瓦、飞檐斗拱之间,诞生了中华苏维埃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开启了人民检察制度的帷幕。那是怎样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检察先驱筚路蓝缕,为检察制度奠基浴血奋斗,坚定不移地践行着信仰,用生命兑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作为检察人,怎能不始终记得,人民检察制度是党一手缔造的。人民检察事业迈出的每一个前进步伐,每一项发展业绩,无不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倾注着党的关心和爱护。

不计生死的青年血性,被刀笔刻进百年历史;对党忠诚的赤忱信念,如火种融入血脉灵魂。心中长燃一团火,那是铭刻信仰的忠诚之火。

第二粒火种,名为“为民”

“人民检察为人民。”如果把检察机关比喻为一间房屋,那么控告申诉检察部就是检察机关的“门窗”,它既是当事人寻求司法公平的桥梁,也是检察机关向群众传递工作信息的纽带。

作为控申干警,我的职责之一,就是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接待信访人。接触这个岗位的近半年来,我时常体认共情能力的重要性。信访人总是揣着烦心事、揪心事而来,有时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如果不能倾听他们的急与难,无法体会他们的愁与盼,就会感到自己仿佛在受气、忍气,更别提帮他们解气、顺气。

我曾旁听过已退休的控申前辈徐环科长接访,每每回想,总想感叹一句“好燃啊”——她就像怀揣着一团火,除却精湛的专业能力外,最动人的便是那股子精气神,甫一接触就能受到感染,如同一粒火种落在心田,点燃对群众的真诚与对工作的热爱。这团火映照的,是拳拳为民之心——心里装着群众,才能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对群众有感情,才能永葆与民共情之心。

人民至上,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每个检察人都应矢志不渝践行的信仰。心中长燃一团火,那是笃行信仰的为民之火。

第三粒火种,名为“法治”

“奉法者强则国强。”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重点部署,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对检察人的法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践中,我渐渐认识到,法治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当来访人忐忑地坐在信访窗口,当申诉人期待地递来一沓材料,当申请人郑重地按下他的指印,我能感受到他们正真切期待着法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当我们以对法律的忠诚捍卫,主动履职、自觉担当,以“案结事了人和”的法律实施效果作为回应,也将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法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我想,检察人的珍贵火种,或许也能够以此传递给广大群众吧。当一个人打心底里相信法律的价值,在亲身体会中积累了对法治的理性认识,从而把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作为自觉选择,那便是火种已从内心生发,蔓延为对法治的信仰。

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心中长燃一团火,那是传递信仰的法治之火。

用我一团火,点亮满天星。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心怀长燃不息的信仰之火,对党忠诚、以民为本、厉行法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奋力为开创西检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践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使命与担当!


阳光检务
阳光检务-检察职权
阳光检务-办事指南
阳光检务-办案流程
新闻发布会
检察公开听证
案件公开
检察公告
·南昌市人民检察院2024年...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南昌市检察机关2025年第...
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检察文苑

心中长燃一团火

时间:2023-04-27  作者:西湖区人民检察院 周佳美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一幕让无数人哽咽,陈独秀之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在温暖的阳光里回首微笑,他们带着镣铐,赤着脚踩在血水里,转头英勇地走上肃杀的刑场。革命年代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心中仿佛燃着一团火,驱动着他们九死不悔的脚步,一路走来从未改变。

除了敬佩,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他们思想如此坚定,行动如此坚决。当读完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党的百年峥嵘历史,我找到了答案,那是他们心中长燃不息的一团火——这团火,叫做信仰。


现如今,我们党已经走过了一百零二年的光辉历程,这一百零二年风雨兼程,风云巨变,有道不完的坎坷沧桑与伟业辉煌。而党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制度,以其九十二年的峥嵘历程,见证了一代代检察人心怀信仰之火,不辞辛苦、接续奋斗的足迹,也为当代青年干警留下了赓续传承的珍贵火种。

第一粒火种,名为“忠诚”

“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循着红色足迹,走进瑞金沙洲坝红井旁的客家宗祠,在古朴厚重的宗厅大门前,我恍然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

九十二年前,正是在这白墙黑瓦、飞檐斗拱之间,诞生了中华苏维埃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开启了人民检察制度的帷幕。那是怎样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检察先驱筚路蓝缕,为检察制度奠基浴血奋斗,坚定不移地践行着信仰,用生命兑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作为检察人,怎能不始终记得,人民检察制度是党一手缔造的。人民检察事业迈出的每一个前进步伐,每一项发展业绩,无不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倾注着党的关心和爱护。

不计生死的青年血性,被刀笔刻进百年历史;对党忠诚的赤忱信念,如火种融入血脉灵魂。心中长燃一团火,那是铭刻信仰的忠诚之火。

第二粒火种,名为“为民”

“人民检察为人民。”如果把检察机关比喻为一间房屋,那么控告申诉检察部就是检察机关的“门窗”,它既是当事人寻求司法公平的桥梁,也是检察机关向群众传递工作信息的纽带。

作为控申干警,我的职责之一,就是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接待信访人。接触这个岗位的近半年来,我时常体认共情能力的重要性。信访人总是揣着烦心事、揪心事而来,有时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如果不能倾听他们的急与难,无法体会他们的愁与盼,就会感到自己仿佛在受气、忍气,更别提帮他们解气、顺气。

我曾旁听过已退休的控申前辈徐环科长接访,每每回想,总想感叹一句“好燃啊”——她就像怀揣着一团火,除却精湛的专业能力外,最动人的便是那股子精气神,甫一接触就能受到感染,如同一粒火种落在心田,点燃对群众的真诚与对工作的热爱。这团火映照的,是拳拳为民之心——心里装着群众,才能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对群众有感情,才能永葆与民共情之心。

人民至上,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每个检察人都应矢志不渝践行的信仰。心中长燃一团火,那是笃行信仰的为民之火。

第三粒火种,名为“法治”

“奉法者强则国强。”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重点部署,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对检察人的法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践中,我渐渐认识到,法治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当来访人忐忑地坐在信访窗口,当申诉人期待地递来一沓材料,当申请人郑重地按下他的指印,我能感受到他们正真切期待着法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当我们以对法律的忠诚捍卫,主动履职、自觉担当,以“案结事了人和”的法律实施效果作为回应,也将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法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我想,检察人的珍贵火种,或许也能够以此传递给广大群众吧。当一个人打心底里相信法律的价值,在亲身体会中积累了对法治的理性认识,从而把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作为自觉选择,那便是火种已从内心生发,蔓延为对法治的信仰。

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心中长燃一团火,那是传递信仰的法治之火。

用我一团火,点亮满天星。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心怀长燃不息的信仰之火,对党忠诚、以民为本、厉行法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奋力为开创西检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践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使命与担当!


   
主办单位: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426号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